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
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下,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全面实行,中国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经实行了四十年,这四十年里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其中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不断进行改革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概括:
一、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一)改革开放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
中国第一所标准的现代大学应该追溯至清末,民国期间有所发展,但一直都发展缓慢,到新中国建立后直至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开始那一年全国高等教育院校也仅有598所。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高等院校的数量不断提高,发展到198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就达到了1016所,与1978年数量相对比增长数量达到了近一倍。
到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已经达到了2560所,最新数据现实201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631所。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系统建立了一些项目来推进高校建设,而这其中包括了“211工程”、“985工程”、“985平台”等,其中“211工程”院校有112所,“985工程”院校共有39所,“985平台”院校合计39所。
(二)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高等教育院校的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增加也是自然而然的。同样在改革之初即1978年我国高等院校在校人数仅为为85.63万人,而到了1985年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数量提高至170.31万,与1978相比增加了一倍还要多。
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可以说20世纪后半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寻常的扩展和质变的阶段,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使得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三)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在丰富。
据统计,民国初年《大学规程》中所开列的课程科目总数比清末《癸卯学制》所规定的多300多门;专科学校课程也比清末相应学堂科目增加了1-2倍。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政治等原因,我国高等院校课程基本废除了民国时期的课程科目,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采用从苏联大学借鉴而来的课程科目设置,大学中普遍专业设置过窄,且存在着忽视社会科学以及把马列主义奉为教条的现象。后到文革时期,高等教育按照国家以阶级斗争为教育目的的方针使得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变成了“反修、防修,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一句空洞而抽象的政治标语。与此相适应,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在大量突出政治学习、触及灵魂、思想改造的同时,专业知识被压缩至最少程度,大学变成了短训班,完全没有发挥出高等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
直至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否定和抛弃了“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目的,将现代化的实现确立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年10月,教育部对1961年颁布的《高教六十条》做出修改。两项举措可以看出注重专业知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
而到了1985年5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第一次明确地把高等教育的任务归结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且提出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此外,《决定》还强调高等学校是教学、科研中心,强调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改革试验,改变专业过窄的状况,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等,努力借鉴和移植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共识。《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突出强调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学自主权。
发展至现在,全国高等教育院校都能够按照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自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与调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电竞专业成为大学的新兴专业。
二、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
(一)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教师素质在不断提高。
文革期间,我国取消了高考制度,对高等院校教师职务工作的评定也暂停下来,直至1978年,国务院转批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教师职务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高校恢复职称评定工作,教授、副教授按原规定提升职称,对少数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越级提升。从数据上来看,从1978年3月到1983年9月,全国共有17.59万名教师确定和提升了讲师以上的职称,占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总数的55%。
1980年,教育部恢复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接受进修教师的工作,并提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三项任务之一是为一般高等学校培训教师。国家加强了对高等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并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单位(%) | |||||
年份 | 总计 | 专科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2003 | 100 | 2.11 | 58.05 | 30.97 | 8.87 |
2008 | 100 | 0.45 | 47.73 | 35.51 | 16.31 |
2011 | 100 | 0.64 | 45.01 | 38.82 | 15.53 |
2012 | 100 | 0.53 | 42.63 | 39.77 | 17.08 |
2013 | 100 | 0.55 | 40.01 | 41.27 | 18.17 |
2014 | 100 | 0.50 | 38.51 | 41.58 | 19.41 |
我们以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情况为例,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以后,即改课开放22年后,普通本科的教师的学历主要组成已经从本科走向硕士,这一方面得力于改革开放后教育改革后,社会主义人才层次的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更多人有能力的更高水平的教育,从而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学历才能得到普遍提高。
除此以外,改革开放还使得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师对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虽然也有各种形式的公派留学,但留学人数并不多。改革开放之后,公派留学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被写进了国家建设的战略规划中。这一时期的公派留学回国政策发展较快,尤其以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我国的公派留学走向成熟时期。现阶段公派留学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政策,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老师外出交流变得十分便捷,这可以有效拓宽高等学院教师的视野,且有益于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对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物资资源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段时间内国家积累的物质财富远超于建国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这使得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有力而为。1977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76.83亿元,财政教育拨款为76.83亿元,而到了1985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了262.90亿元,财政教育拨款达到224.89亿元。而到教育部2017年决算报告显示,本年支出合计约2686亿元,高等教育支出占其大头,超过1079亿。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对高等教育贡献了巨大财力。而这巨大的经济支持就带来了高等教育院校建设的完善、设备的有效更新,给学生及教师带来了良好的学习与教学环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改善。
除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支持外,改革开放还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另一个巨大的助力——互联网。改革开放后,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得到普遍运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教育资源与网络平台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新兴的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博客、校园网等平台,已将高等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了共享,这样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地域的概念,使得国内高等教育也随时可以高效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最生动的例子应该就是即使我们与美国隔着半个地球,我们依然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公开课。
在国内,由于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尤其是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高校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我们使用最频繁的知网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在知网上,我们可以及时全面的了解高校科研论文成果,从而得到全面及时的科研结果,从而使得高等院校变得“耳聪目明”。且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变得更加便捷,尤其是现代教育形势下,跨学科研究兴起,互联网无疑是跨学科研究资源重要来源。
进入新时代,习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无疑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的重要途径。虽然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落后于西方,但经过改革开放至今几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不小的成就,相信未来在改革开放这一巨大助力的帮助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人才。
这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对现在社会中抱有的狭隘的、保守的、所谓的爱国主义——反对对外开放、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部分人作坚决人斗争,历史已经给这些人以教训,我们要吸收历史的教训,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真正实现中华富强。
作者: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bat365官网入口2018级硕士研究生苏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