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5月27日,《光明日报》第07版刊发了bat365官网邓伯军教授的文章《跨越星球的浪漫 伟大梦想的荣光》,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跨越星球的浪漫,更是伟大梦想的荣光。
以天为盘,以星做子;日月星辰,皆为情话。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中继星命名为“鹊桥”;行星探测工程命名为“天问”……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让人们读懂了“叩问苍穹”的中式浪漫,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诗意情怀和深邃智慧。
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成功,成为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2010年,嫦娥二号获得当时国际最高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实现我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软着陆直接探测;2014年,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2019年,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v。现在,嫦娥六号探测器已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开启了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
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从梦想走向现实。从2004年1月探月工程立项开始,我国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面对深远空间的测控通信等难题,参与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孕育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这是中国航天人和无数科研工作者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所铸就的伟大精神,彰显着伟大梦想的荣光。
探月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追逐梦想”的豪情壮志。中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梦想,嫦娥六号的“挖宝之旅”将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嫦娥七号拟在月球南极进行环境与资源勘查,并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奋斗精神。中国探月工程在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以后,下一步将是“登陆”,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性技术,实现载人“登月梦”,然后就是“建站”,探索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展月球资源科学考察,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协同攻坚”的团队精神。探月工程属于系统工程,中国探月工程是由月球探测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构成的集成性、复杂性、规模性的超级系统工程。中国探月工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汇聚数千家科研单位,集聚数万名科技人员,探月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凝心聚力、勠力同心、团结协作的结果。可谓,亿万双手托举“嫦娥”,亿万颗心牵挂“嫦娥”。
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探月工程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同世界各国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空间资源应用、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合作共赢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以大国担当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月精神确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探月工程的立项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探月工程的每一个技术的突破,每一个创意的提出,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党的领导都在其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
探月精神印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正是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为根本目标,通过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集中协调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效益。探月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需要具备强大组织、动员、协调能力的新型举国体制来加以保障。
探月精神启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探月工程就是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典范。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探月工程提供了政治保障,科教兴国战略为探月工程提供了战略保障,新型举国体制为探月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才强国战略为探月工程提供人才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探月工程提供核心技术保障。凝聚各方共识,汇聚磅礴力量,探月工程书写了中国航天科技史上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崭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7221f011cab64d85b74ae1e614d6fc4e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